English

弘扬伟大抗洪精神

1998-09-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评论员 我有话说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今年入汛以来,一场天南地北遥相呼应的大洪水翻卷着巨浪奔腾咆哮而来:长江发生了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大洪水,连续出现8次洪峰;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的闽江也发生了特大洪水。面对滔滔洪水,广大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壮丽凯歌。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我们不仅确保了长江、嫩江、松花江大堤的安全,确保了沿江重要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这就是江泽民总书记精辟概括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发扬,也是民族精神的大发扬。在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团结的伟力。“团结就是力量”,“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几百万军民抗洪抢险的事实又一次证明,团结对于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当特大洪水到来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全体军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战,展开了一场人与自然灾害的生死搏斗。这是何等的艰苦卓绝,气势恢宏,又是何等的慷慨悲歌,壮怀激烈!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这种团结一心的场面无论是在抗洪第一线,还是在全国各地,可以说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子弟兵在危急关头,死保死守大堤,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人民群众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由衷的爱兵之情;在生死抉择的时刻,许多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没有受灾或灾情较轻地区的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来自第一线的消息,并为之魂牵梦萦,他们共同携手构筑了强大的后方。在抗洪斗争中,军队和人民、领导和群众、前线和后方、受灾地区和未受灾地区,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表现了空前的凝聚力和团结。在这段时间里,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含义:天南地北、各行各业,不分民族、不分老幼,人人伸出援助之手,个个捧出滚烫的心。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在狂啸的洪魔面前,物质的堤坝虽然一次次出现管涌、溃口,甚至被洪水漫过,但万众一心筑起的精神堤坝却从没有被冲垮,始终巍然屹立,这是抗洪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个根本原因。

抗洪抢险需要万众一心,需要坚强团结,落实十五大精神,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同样需要万众一心、坚强团结。生机勃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事业。落实十五大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没有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一致,没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根本不可能的。团结一心,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团结一心,我们就能赢得一切挑战;团结一心,我们就将无往而不胜。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体现了一种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就能逢难愈强,历险弥坚。在两个多月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抗洪大军不仅条件极端艰苦,困难重重,而且由于洪峰接连不断,久经浸泡的大堤险象环生。然而就是在这样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广大军民以异乎寻常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坚持到底,夺取最后胜利!”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搏斗、大决战,就这样高潮迭起,全面展开。在沙市、荆州、洪湖、岳阳、九江、大庆、哈尔滨等地,人们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大堤已经浸水,全靠上面的子堤挡水。当六七级大风卷着排山巨浪向子堤扑来时,无数共产党员、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共青团员、民兵、敢死队员一个个跳进狂风巨浪之中,手拉手,用血肉之躯抵挡着狂风巨浪的袭击。这种英雄群雕,绵延几十、上百里,几个小时地定格在惊涛骇浪之中。这是何等的壮观,又是何等的惊心动魄!伟大的中国人民就是这样以自己英雄的形象和大无畏的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人的赞叹!

抗洪抢险需要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落实十五大精神,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同样需要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一切都要靠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去摸索,去创造。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越深入,深层次矛盾暴露得越多,困难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迎难而上,充分认识矛盾,认真分析矛盾,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去解决矛盾,就能不断推进改革。否则,害怕矛盾,遇到矛盾绕着走,那就只能贻误改革的时机,使改革半途而废。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世纪之交,我们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只有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才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像十五大所要求的那样,取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使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体现了决战决胜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抗洪是一场物质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的较量,是人与洪水比耐力、比韧劲、比意志的较量。每一次洪峰,每一个险情,乃至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考验着抗洪军民的意志和决心。在波涛汹涌而又持续时间很长的洪水面前,没有必胜的信念,没有同洪水血战到底的决心,是无法言胜的。同样,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是无法言胜的。人民子弟兵在这次抗洪大战中,充分发挥了突击队作用,表现了中流砥柱、威武不屈的雄姿。不仅涌现出像高建成那样的“抗洪英雄”,吴良珠那样的“抗洪钢铁战士”,而且涌现出一大批英雄群体。人民群众是这次抗洪抢险的主体力量。从大禹治水起,几千年来,谁听说过捧着父亲灵牌的孝子,一听到“抢险”的喊声,立即让放下灵柩,带着送葬的亲朋去排险救灾?谁听说过新婚之夜的新郎一听到险情就坐立不安,而妻子深明大义,毅然趟水送新郎到抗洪抢险第一线?而这都是这次抗洪抢险中活生生的事实。至于父子抗洪、母女抗洪、祖孙三代抗洪,更是比比皆是。本报今天报道的为抗洪防疫而英勇献身的护师赵丛菊也是一位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这使我们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一段话:“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人民子弟兵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抢险中的表现又一次雄辩地说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抗洪抢险需要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落实十五大精神,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同样需要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粮食流通体制、金融体制等项改革任务很重,确保今年经济增长百分之八的目标,需要继续付出艰苦的努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也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克服种种困难。我们要弘扬抗洪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敢于胜利的精神,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今年的各项任务,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应当坚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引,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十五大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有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丰富经验,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任何复杂矛盾都可以得到解决,我们一定能够胜利实现十五大提出的战略目标。

通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通过无数可歌可泣的生动事实,千千万万的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解放军好,人民群众好,改革开放好;更强烈、更一致地呼唤: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这种精神,是我国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体现和新发展,是我们民族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新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无比珍惜这种精神,大力弘扬这种精神,热情讴歌这种精神。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伟大抗洪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